2015年初,我市启动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,通过制发配套文件,打造职业“培训包”,发布需求目录,加强鉴定考核,做好宣传对接等措施,有组织的开展职业培训。截至2015年底,全市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2.97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%。主要做法:
一是把好培训福利计划“方向盘”。制发资金补贴、经办管理、信息管控等20余件配套文件,优化管理流程;大力推行“企校合作”培训模式,建立职业培训与失业待遇挂钩机制、增加农业类培训补贴职业等一系列措施解决“工学矛盾”、吸引人员培训等问题,为培训福利计划把好前进方向。
二是打好职业技能“培训包”。大力推行“一包方式管培训”新模式,将职业标准、教学方式、教材师资、实训考核等职业培训鉴定全过程进行规范、打包。截至2015年底,全市共启动开发242个职业1056个培训包,涉及产业类别11个,基本涵盖了我市优势支柱产业和技术技能复杂、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职业,“打包”培训模式实现广覆盖。
三是定好需求目录“导航仪”。先后发布两批《职业市场需求程度及培训成本目录》,包含急需、紧缺的职业工种393个,给予80%至100%的培训费补贴。其中,非常紧缺161个、紧缺132个、一般紧缺100个。同时,对应目录开展191个职业的技能培训,其中非常紧缺职业103个,培训人数占77%;紧缺职业56个,培训人数占13%;一般紧缺职业32个,培训人数占10%,目录导向作用明显。
四是守好鉴定考核“质量关”。大力推行“两分两退”考核机制,即:“培考分离”,将考核鉴定和职业培训活动严格分开,严禁鉴定机构开展职业培训,对于弄虚作假、徇私舞弊的鉴定机构实行退出机制;“考监分设”,将考评管理与监督管理精细划分,实现两支队伍两条线管理服务,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考评员或督导员予以辞退。此外,建立鉴定机构工作档案,将鉴定考核过程资料全部立卷保管,做到可查询、可追溯。2015年,全市鉴定通过率89%,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。
五是开好培训对接“直通车”。以促进企校对接、区校对接为重点,“条块结合”加快各层面工作推动。召开工作推动会20余次,深入集团公司、职业院校组织开展校企合作专场30余次。指导区县将全部任务指标落实到街乡镇、村(居)委会和工业园区;将年度指标任务纳入各区县政府、行业主管部门绩效考评体系,并配合督查室组织开展专项督查,全力推进区域与院校对接。全程由7个工作联络推动组定期走访联络,及时了解工作进度,协助解决对接难题。
六是办好福利计划“宣传栏”。举办培训福利计划新闻发布会,新华网、人民网、天津日报和天津电视台等20家媒体均在显着位置或重点时段刊发消息;启动培训福利计划宣传月,整合电视、广播、报刊、网络、微媒体等资源,全面宣讲培训福利计划的惠民政策;在市人力社保政务网站开辟培训福利计划专题,及时发布主要政策、经办流程、培训和鉴定机构信息;利用人力社保微博平台,动态宣讲各区县和行业经验做法、工作成效。2015年,全市制发各类宣传品10万余份,发布宣讲信息千余条,“培训福利计划”走进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。